房颤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估
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总体人群的患病率达1%~2%,而且在未来的50年内房颤的发病率还将进一步升高.房颤不仅发病率高,而且可带来严重的临床后果,如引起脑栓塞及其他血栓栓塞性事件、诱发和加重心力衰竭、增加死亡率等.除此之外,目前还有较多研究表明房颤还可以因心律失常相关的症状,如心悸、胸闷、头晕及心衰样症状,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生命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迫切需求医生在解决身体疾病造成的直接痛苦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们减轻精神上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心血管科医生除了关注房颤疾病本身,还要关注因房颤给患者带来的精神痛苦,如焦虑、抑郁和社会适应不良等.因此,在房颤的治疗过程中,除了减少各种与房颤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改善患者预后外,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达到”身心”健康也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重视.本文就房颤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估及改善方法展开综述.
房颤 生活质量 评估指标 临床应用
刘少稳 魏勇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498-503
2015-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