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X线对医患双方的危害及防护

自1929年Forssmann将导尿管插入自身浅静脉并透视证实抵达右心房以来,心脏介入走过了85年辉煌历程,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高效、安全、微创、速效、经济,逐步成为药物/外科最重要的替代和补充.心内EP、心内消融、心脏起搏、ICD/CRT等心律失常介入技术突破不断、进展迅速.迄今确保心时透视,医患双方暴露于有害的医源性X线辐射环境不可避免.面对全球心律失常介入技术日益普及内导管操控和精准定位的经典方法仍然是X线实,从事介入操作的医务人员和接受介入手术的患者群均不断壮大,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一贯强调”尽可能降低辐射剂量”(as low as reasonably achievable,ALARA)原则.力求疗效最大化与尽可能减低X线危害的矛盾成为医学界关注的新焦点.减少医源性X线辐射损害,使接受介入诊疗的患者获益最大化,是关系心律失常介入技术发展方向和医学伦理文明的重大课题.本文复习文献,讨论改进X线影像系统使之”低辐射”和开发新影像技术替代X线引导实现”零辐射”介入操作,以及改进医患辐射防护措施等领域近年来出现的新进展.

心脏疾病 介入治疗 X线 安全防护

郭涛 李庆

国内会议

2015中国心电学论坛

北京

中文

847-854

2015-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