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效应基因组学的马铃薯抗晚疫病育种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的第三大粮食作物,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Vleeshouwers et al.,2011).中国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单位面积产量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www.faostat.org),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马铃薯晚疫病的普遍发生.种植抗病品种作为防控马铃薯晚疫病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一直在全国各地广泛推行。然而,我国目前的马铃薯主栽品种皆依靠有限的外来品种和品系育成,且抗病遗传背景不清晰,大面积推广遗传背景相对单一的品种势必增加抗病性频繁丧失的风险。

马铃薯 抗病育种 抗晚疫病 效应基因组学

顾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杨凌712100

国内会议

第十届全国青年植保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

乌鲁木齐

中文

6-8

2015-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