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米尔高原设施延晚栽培葡萄光合作用
在帕米尔高原山地设施延晚栽培条件下,以3a生红地球、克瑞森、木纳格、秋黑和里扎马特葡萄为试材,测定了开花期葡萄叶片的光合作用,首次将弗伦德利希(Freundlich)模型引入光合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帕米尔山地设施延晚栽培葡萄叶片光合作用存在明显的午休现象,午休期间,气孔导度下降,胞间CO2浓度略微升高;在19点至21点,光照强度在95~543μmol·m2·s-1时,各品种光能利用效率有所提高;克瑞森、木纳格的暗呼吸速率较高.红地球净光合速率在光照强度大于光饱和点(2287tmol·m-2·s-1)后开始缓慢下降.结论:光合午休同时存在着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两类因素;木纳格光能利用率最高;克瑞森和木纳格光合产物的夜间消耗较大;红地球存在光抑制现象,当光强超过其饱和点时,适当遮阴有利于红地球的光合作用.
葡萄叶片 设施延晚栽培 光合作用 午休现象
张付春 潘明启 伍新宇 谢辉 郭春苗 邹刚 韩守安 钟海霞
新疆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农业部新疆地区果树科学观测试验站,中国新疆,乌鲁木齐830091 乌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中国新疆,乌恰845450
国内会议
赣州
中文
171-181
2015-04-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