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渤海湖盆萎缩期层序地层模式与河湖交互发育规律

新近纪,渤海湾盆地处于湖盆萎缩期,渤海海域远离物源区,渤中凹陷—黄河口凹陷一带成为沉降中心,出现滨浅湖相沉积.此时期,湖盆构造稳定、沉降缓慢、地形平缓;地层剖面以杂色、棕红色、灰绿色泥岩与砂岩互层为主,整体反映半氧化—半还原的沉积环境;古气候资料证实渤海海域新近纪中期(明下段沉积时期)为湿润亚热带到暖温带气候,正是气候由干旱向湿热再至温凉的转变时期,湖泊对气候转变时期的响应尤为敏感.湖平面升降引起湖泊范围大面积的扩张和收缩,从而导致河流与极浅水三角洲沉积在垂向上频繁交互发育.形成”低水成河、高水成湖”的景象.有别于传统湖盆构造活跃期,湖盆萎缩期层序地层划分以气候旋回变化引起的孢粉组合、藻类丰度和分异度变化进行三级层序划分;以测井曲线、岩性组合在垂向上的叠置变化进行四级层序、准层序组的划分.本文以黄河口凹陷为例,从藻类、砂岩含量、泥岩颜色、岩心、地震相等方面总结了河流与湖泊沉积的识别标志,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内,尝试探索了该凹陷内河流与极浅水三角洲的交互发育规律.

油气储层 层序地层 识别标志 河湖发育规律 湖盆萎缩期

康荣 宋章强 曾萱 王启明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

国内会议

全国第八届油气层序地层学与沉积储层大会

天津

中文

123-131

2014-09-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