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污水处理过程中环境雌激素的去除效果及风险评价

目的:研究某污水处理厂不同处理工段环境雌激素(environmental estrogens,EEs)的去除情况,评价其对受纳河流的影响. 方法:运用瞬时采样法,采集污水处理厂进水口、初沉池、二沉池、出水口、受纳河流上下游的水样,配置成体积分数5%和10%的溶液.运用体内生物测试法,以雄性锦鲤血清卵黄蛋白原(VTG)和性腺脏器比(GSl)为评价指标,研究污水处理厂不同工段和受纳河流中EEs的变化情况. 结果:所采水样均诱导了雄性锦鲤VTG的表达,并抑制了雄性锦鲤性腺的发育.在5%污水暴露组中,进水口和初沉池水样对雄鱼体内VTG的诱导水平相当,都高于二沉池.在10%污水暴露组中,进水口和初沉池水样对雄鱼体内VTG的诱导水平相当,且都低于二沉池.5%和10%的河流下游水样对雄鱼体内VTG的诱导水平均高于河流上游水样.5%河流上游游水样暴露组的GSI最高,为3.94%,10%进水口污水暴露组中的GSI最低,为0.73%. 结论:污水厂二级生物处理对EEs的去除起主导作用,尾水的排放增加了河流中鱼类雌性化的风险,具有潜在的环境与健康风险.

污水处理厂 环境雌激素 去除率 风险评价

李好 孙志武 张震 高静 李红萍

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河南 450001 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河南 450001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河南 450001

国内会议

第十一届全国环境与职业医学研究生学术研讨会

上海

中文

41-44

2015-1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