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我国住宅室内细颗粒物浓度水平、来源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住宅是人们停留时间最长的室内环境之一,室外大气细颗粒物(PM2.5)也主要通过室内暴露来影响人体的健康.我国已建立较完善的室外大气PM2.5监测体系,但和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住宅室内PM2.5的科学数据明显匮乏.本文重点关注并总结我国现有的针对住宅开展的室内PM2.5的浓度水平、来源及其影响因素等的研究.现有研究表明,室外和室内均存在重要的PM5.5污染源,室外大气PM2.5对我国典型城市住宅的室内PM2.5的贡献率达到一半以上.除此之外,室内的燃料燃烧、烹饪油烟、环境烟草烟雾、蚊香熏香、室内人为活动及清扫方式是住宅室内细颗粒物的重要室内源.住宅的通风方式、季节天气因素及住宅的高度会间接影响室内PM2.5的浓度水平.此外,住宅室内空气质量改善措施,如空气净化器和新风过滤系统等的安装和使用,可以在短期内有效地降低室内PM2.5的浓度,但目前城市居民的整体使用率较低.本文为阐明住宅室内PM2.5污染的现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提出有效地防治室内PM2.5的干预措施,以及未来开展基于大数据的室内PM2.5监测和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细颗粒物 污染源 浓度水平 住宅室内环境

石晶金 袁东 赵卓慧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教研室,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健康风险预警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上海 200032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 200336

国内会议

第十一届全国环境与职业医学研究生学术研讨会

上海

中文

66-72

2015-1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