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乌鲁木齐市某煤矿工人尘肺病现状分析及防尘措施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某煤矿工人的尘肺病发病情况及防尘措施. 方法:以我国2002年颁布的《尘肺诊断标准》为基础对463例煤矿工人按X线胸片的轻重程度分为非患者、壹期尘肺、贰期尘肺、叁期尘肺四个组,并按各受试者的性别、年龄、工龄、粉尘浓度、防尘措施、接触的有害物质、自觉症状等指标对四个组分别进行比较. 结果:463例煤矿工人当中,患尘肺病人数为270例,患病率为58.31%;非患者为193例,占总调查人数的41.69%;尘肺病人不同年龄段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性别患病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尘肺发生与工作环境中粉尘浓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不同有害物质的非患者、壹期尘肺、贰期尘肺、叁期尘肺四个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尘肺发生与是否采用防尘措施在各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觉症状中胸闷和咳嗽发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其它症状发生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本次调查表明尘肺病发病的主要相关因素分别为工人的年龄、接触有害物质的分类、是否采用防尘措施有关.

尘肺病 发病机制 疾病防护 煤矿工人

阿瓦古丽·托合提 夏蒲海迪·塔世根 帕它木·莫合买提

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新疆830011 新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新疆830011

国内会议

第十一届全国环境与职业医学研究生学术研讨会

上海

中文

208-211

2015-1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