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藜芦醇对铅致AD样变小鼠神经损伤的干预作用
目的:基于铅暴露致小鼠脑组织发生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淀粉样变的实验基础,分析白藜芦醇作为干预因素,对铅所致的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为AD的分子发病机制及有效干预手段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通过建立动物模型,利用28只雄性仔鼠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4组:白藜芦醇灌胃组、对照组、9M染铅组、9M染铅+白藜芦醇灌胃组.以自由饮用0.2%醋酸铅溶液的方式进行铅暴露;于铅暴露三个月后进行白藜芦醇灌胃,剂量为50mg/kgBw·d.每周连续灌胃6d后,停灌1d,持续六个月.进行行为学测试,收集雄性仔鼠血液以及脑组织进行实验室指标测定. 结果:1.Morris水迷宫结果:9M染铅组、9M染铅+白藜芦醇灌胃组的平均逃避潜伏期均分别大于对照组(P<0.05).2.小鼠血铅的含量:白藜芦醇灌胃组、对照组的血铅含量分别小于9M染铅组、9M染铅+白藜芦醇灌胃组(P<0.001).3.β-淀粉样蛋白(beta-Amyloid protein,Aβ)(1-40)含量:9M染铅组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4.Western blot分析结果:①小鼠大脑度层细胞核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1,SIRT1)蛋白表达水平:对照组SIRT1水平高于其他各组(P<0.05).②小鼠大脑皮层总蛋白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1α,PGC-1α)表达水平:白藜芦醇灌胃组PGC-1α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9M染铅组、9M染铅+白藜芦醇灌胃组PGC-1α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白藜芦醇通过激活SIRT1,提高PGC-1α的表达,抑制了小鼠大脑皮层Aβ(1-40)的生成,从而对铅致AD样变小鼠发挥保护作用.
阿尔茨海默病 白藜芦醇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β-淀粉样蛋白
屠润琪 黄辉
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学教研室,河南450001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239-245
2015-1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