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现况与未来
近年来,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蓬勃发展,以EGFR-TKI为代表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具有疗效确切、毒副作用低、应用方便等特点,完全颠覆了既往的肺癌治疗模式,大有取代化疗之势,甚至有学者认为在未来的几十年后,疗效相对较低、毒副作用较大的化疗将退出历史的舞台,肺癌的治疗将彻底进入靶向治疗的时代.不禁思考,在将近30年的时间里,化疗为肺癌患者带来的获益真的可以被靶向治疗所取代吗?首先在众多驱动基因中,目前上市可供临床应用的只有EGFR、ALK、ROS1等基因突变相对应的抑制剂,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和克唑替尼.并且文献报道,在NSCLC患者中EGFR突变发生率约为17%,而ALK发生率仅为5%左右,也就是说只有很少的一部分NSCLC患者可以从靶向治疗中获益,而绝大部分患者需要通过接受化疗来延长其生存期.另一方面,对具有基因突变的患者来说,首选靶向治疗已经得到各指南的广泛认可,但他们真的不需要化疗了吗?在临床应用靶向治疗时,大部分患者在开始时可获得较好的疗效,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绝大部分患者会出现获得性耐药,从而导致治疗的失败.因此,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说,化疗仍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重点对NSCLC的几种化疗方式的现况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阐述.
非小细胞肺癌 化学疗法 临床应用 疗效评价
杨雯 宋勇
国内会议
2015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暨第十六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
贵阳
中文
374-377
2015-09-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