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心源性睡眠呼吸异常:陈-施呼吸的发生机制新解释

为探讨血液循环对呼吸调控的重要性、心衰患者合并中枢性呼吸暂停和陈.施呼吸的发生情况及发生机制,本文首先应用整体整合生理学医学新理论体系对呼吸发生、循环对呼吸的影响和快慢化学感受器反应时间差异来进行探讨.心力衰竭患者的循环障碍从病理生理中促进了潮式呼吸的发生,其机制是“混合室效应”和“时相错位效应”。其中,混合室效应是始发因素,时相错位效应是继发的放大因素。传统的系统论医学,将呼吸暂停归类于呼吸科疾病,将潮式呼吸笼统的归类于中枢性呼吸暂停,会导致临床医生对循环功能衰竭引起的呼吸暂停不够重视,缺乏对心源性呼吸暂停的正确认识,如果仅仅强调针对呼吸的治疗,而忽视对心脏/循环功能这一根本原因的处理会影响疾病的诊治。

心源性睡眠呼吸异常 血液循环 混合室效应 时相错位效应

孙兴国

国内会议

2015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暨第十六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

贵阳

中文

565-565

2015-09-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