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4地区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的构建及其储层研究
在油气田勘探开发地质研究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储层特征不符合现有地质认识的”钉子井”,常规解决办法是以事件沉积来加以说明,然而构建新沉积模式可能更有说服力.在S4地区陡坡带Ⅵ砂组的扇三角洲沉积中,接近物源的钉子井S23井却出现了前扇三角洲沉积特征,在该区构建新的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很好地解释了这一现象.然而,国内外对浅水三角洲形成的地质条件及其沉积特征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本文认为应该抓住极浅古水深、砂体分布广、单砂体厚度薄这些本质特征,把浅水三角洲沉积作为一个独立的沉积体系.相对正常三角洲体系来说,它是一种沉积时间更长而沉积空间更小的沉积体系.此外,国内对浅水三角洲储层的研究缺乏针对性,本文结合S4地区”储层分布广泛而优质储层决定油藏分布”的生产实际,认为泥质含量控制物性并决定油藏发育,基于GR参数反演预测泥质含量对储层的影响,结合属性分析对优质储层进行了预测,对井位部署进行了指导.
油气藏 储层预测 沉积模式 泥质含量
王攀 魏岩 朱敏 肖阳 刘喜恒 王鑫 张梦琳 屈伟玉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 河北任丘062552
国内会议
青岛
中文
273-278
2015-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