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裂缝性油藏非烃类气驱实践
兴隆台潜山油藏构造上位于渤海湾盆地辽河坳陷西部凹陷,是典型的底水块状变质岩裂缝型潜山油藏,油藏非均质性强,含油幅度大.2007年采用水平井为主的立体井网投入开发,至2011年产油量达到百万吨的峰值,随后由于底水脊进、压力下降,原油产量以20%以上的年递减速度快速下降.在注水补能未取得预期效果的情况下,2014年为探索有效的增能保压开采方式,在兴古7块开展了注氮气先导试验.针对2300m的含油幅度,在潜山底部、中部和上部均设计注气井点,采用气密封注气管柱,撬装电驱膜分离法制氮工艺.2014年3月转注第一口井,启动压力23MPa,进行五台阶的吸气指示曲线测取.已转注8口井,有9口油井见到油套压上升、产量上升的受效迹象,全部集中在注气井上方,同时也有气窜现象发生,进行了及时的调整控制.初步认识到,裂缝性油藏具有较好的吸气能力,注气驱油机理主要是受气油(液)密度差的影响,靠重力分异作用,气体上浮驱替微小裂缝中的剩余油.注气受效在受井距影响的同时,主要受注采井间裂缝连通程度控制.
裂缝性油藏 非烃类气驱 驱油机理 产油量
孙博
辽河油田公司兴隆台采油厂
国内会议
青岛
中文
397-402
2015-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