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再议肿瘤分子靶向药物相关皮肤毒性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靶向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逐渐增多,其毒性反应揭开了朦胧的面纱,特别是皮肤毒性反应最为常见,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者甚至导致中止治疗,极大降低了药物的疗效和患者的预后。在基础研究方面,研究热点为皮肤毒性的发病机制, 在临床诊治方面,除了3年前提高的欧洲、美国等国家专业组织的共识推荐外,美国MASCC专家组组长Lacouture教授在2015年第20届NCCN会议上对靶向治疗药物相关皮肤毒性的治疗进行了最新总结。他认为最佳治疗策略是早期干预,这是预防癌症治疗皮肤副作用恶化的关键。

恶性肿瘤 分子靶向药物 皮肤毒性 病理机制 疾病防治

谢晓冬 郭放

沈阳军区总医院全军肿瘤诊治中心

国内会议

第九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第四届中国肿瘤医师大会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534-536

2015-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