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影像学评价与肺癌的个体化治疗

目前评价肿瘤疗效的主要方法是以传统形态学为基础的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该方法存在观察周期长、不能实时反馈肿瘤治疗效果等局限性。2009年出版的修订版实体瘤评价标准列出功能影像,主要包括CT、MRI中的功能成像及PET-CT,认为其可以评估肿瘤血管生成情况、评价肿瘤结构、反映病变分子水平变化,为早期预测肿瘤治疗的有效性和判断预后提供了可能,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本专题就肺癌治疗的影像学评价,讨论胸部功能影像学研究进展。随着影像技术和设备的不断进步,使影像诊断已由对组织、器官形态学变化的观察向功能影像、微观形态改变甚至分子影像水平的方向发展,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更准确信息。影像学如何更精准、更早期地评价和预测肺癌治疗效果,将影像学的先进方法与肺癌治疗学有机结合,推动肺癌个体化治疗,将是胸部影像学的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肺癌 个体化治疗 功能影像学 疗效评价

吴宁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

国内会议

第九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第四届中国肿瘤医师大会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139-142

2015-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