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细胞惰性淋巴瘤治疗选择--中国医生的思考
B细胞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描述了一类的惰性生物学行为的非霍奇金淋巴瘤,通常为晚期且无法治愈.随着新的有效的药物和新的治疗方式的开展,超过70%的患者可以存活至少10年。FL是最常见的iB-NHL,其生物学行为和治疗模式可供其他的i B-NHL参考。本文拟以FL为主,简要介绍iB-NHL的治疗及进展,并在立足于指南治疗原则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一些治疗的体会和建议,中国的滤泡性淋巴瘤患者有明显不同的人口学及临床特点:发病年龄轻;乙肝患者比例高;病理级别高的比重大;临床分期早的患者多及初诊时有骨髓侵犯的患者少。近年来,FL的发病率有所上升,推测与生活方式改变,病毒感染增加等因素有关。化疗联合免疫治疗仍是进展期和复发难治性FL的基础治疗模式,学者们一直在研究如何进一步增加传统化疗的疗效。常规的手段是增加非交叉耐药的药物组合、提高剂量强度以及维持/巩固治疗等,但往往伴随毒性的增加,联合GM-CSF治疗后,CR患者与PR患者的PFS分别可达34个月和7.6个月。该研究提示GM-CSF可能通过增强患者机体巨噬细胞的功能,间接增强了利妥昔单抗的ADCC功能(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从而增强了疗效,不明显增加毒性。
B细胞惰性淋巴瘤 化疗 免疫治疗 疗效评价
黄慧强 白冰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 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内会议
第九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第四届中国肿瘤医师大会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261-264
2015-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