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现状

在过去的20年里,由于蛋白酶体抑制剂(PI)硼替佐米(BTZ)及免疫调节剂(IMiDs)沙利度胺(Thal)、来那度胺(LEN)在多发性骨髓瘤诱导、巩固、维持治疗多阶段的纳入,已大幅度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多项数据显示以新药(尤其是硼替佐米或来那度胺)为基础的一线诱导方案可以显著提高总体缓解率及缓解质量,特别对于ISSⅢ期的高危患者能明显延长生存期。而诱导后采用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或新药为基础的方案继续进行巩固治疗及新药的长期维持,也是继续提高缓解质量、推迟疾病进展与复发的重要措施。新一代的PI、IMiDs已经显示了或提高疗效或降低毒副反应的显著优势,而高效低毒性的各种单克隆抗体类药物,以及HDAC抑制剂、信号转导调节剂Perifosine等也都已经蓄势待发。在上述新药与经典药物的联合治疗下,相信大部分的患者均可获得疾病的长期稳定控制。随着对MM发病及克隆演变机制的逐步揭示,未来需要重点研究具有高危因素及经过多线治疗的复发难治患者、浆细胞白血病及髓外病变的治疗策略。

多发性骨髓瘤 诱导治疗 联合治疗 疗效评价

姜华 侯健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全军骨髓瘤与淋巴瘤疾病中心

国内会议

第九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第四届中国肿瘤医师大会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265-271

2015-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