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论以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为依托推进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新中国建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国家实施“城市优先农村,乡村支援城市”的发展战略,客观上阻隔了城乡一体化,导致城市与乡村的二元分化以及城乡公共服务的不均等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了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及相应的政府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在这种模式驱动下,各级政府将更多的精力和财政支出用到了经济建设领域,而用于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则相对不足。由于各级政府投入在公共服务领域的财政支出总量不足,再加上城市偏向型的支出结构,使农村公共服务供给长期缺乏,与城市的差距自然也越来越大。要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就必须解决我国公共服务严重失衡特别是农村远低于城市、中西部山区农村远低于其他农村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但整体服务水平还比较低,覆盖范围不够宽,城乡居民在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公共服务供给状况更不容乐观。着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责,提高政府保障能力,逐步缩小城乡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需要加大财政投入,突出公共服务供给重点,创新城乡统筹发展的利益机制,应加大社会救助力度,积极发展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帮扶活动,千方百计为困难群众多办好事、多办实事。着力完善农村社区的公共服务体系。

云南边疆 民族地区 经济建设 公共服务供给

聂丽君

云南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国内会议

云南省第九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

昆明

中文

261-272

2015-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