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现代治理意蕴下的云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解读

脆弱有限的自然地理环境、相对封闭落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一直是困扰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推进的掣肘与牵绊因素。但也正是基于这种脆弱和有限、封闭和落后,却孕生了体现深刻而丰富生态智慧并具有巨大时代价值的生态文化。文化的和自然的、历史的和现实的因素,决定了以治理的多元合作模式发展以生态文化为灵魂的生态旅游是云南民族地区新时期跨越式发展的历史必然和现实选择。在统治模式下,传统政府的角色和定位,决定了政府必须投入甚多的人力、物力资源,才能在一些族群、历史文化比较特殊的地区,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而且这种统治成果也难以长久巩固,一旦统治力量薄弱,地方上不安定的现象将逐渐发生。当代治理的特征是,政府的角色逐渐转变,政策作为有所调整,借由地方民众的积极参与、自主管理(自治),以及各种非营利组织、非政府组织的协力合作,使地方治理迈向新境界。云南少数民族的社区治理模式创新的设想是:以公共利益为目标,在政府法令规约下,地方社区或部落,透过其原住民文化与生态智慧,以本土化的自组织为管理机构,以生态旅游业为载体,共同致力于生态环境之永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

少数民族地区 区域自治 运作模式 生态文化

刘会柏 安敏

楚雄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楚雄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国内会议

云南省第九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

昆明

中文

293-304

2015-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