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议事史料的数字典藏与运用(提要)
台湾大学数字人文中心自1996年开始数字典藏工作迄今,持续建置数字内容、累积丰硕的台湾研究资料;并研发许多结合以「检索后分类」为主的检索方法与信息探勘分析工具,提供能符合数据特性并更突显出检索结果整体性的系统.把数字典藏视为是一个”客制化”的服务,但所客制的对象并不是典藏机关,而是”资料本体”.意即在数字化流程及系统开发的过程中,以”使用者”与”数据特性”及”便利性”为核心,建立一个能够提供使用者观察与发现史料脉络的数字环境,而不仅仅是提供数字的史料.运用多年来推展数字典藏的经验与技术,建构符合议事史料的数字化流程,并开发以使用者需求为导向的系统,藉由所开发的后分类、同汇自动撷取、检索历程控制、缀词检索等技术,帮助研究者对档案数据的浏览、检索与分析比对,藉此推广新的档案分析方法,促进各界运用台湾省议会档案进行各领域甚至跨领域的台湾研究。目前因应地方议会众多且仍持续开议提供议事数据的特性,开发“地方议会议事数据数字化管理平台”(http://digital.tpa.gov.tw),提供参与之各方从议事数据数字化、管理到检索一贯式的优化服务,纳入数字影像的储存、诠释数据建置、议会的校验与管理以及检索系统的更新等各项工作,使能都在同一管理平台上进行,持续累积台湾地方自治议事史料。
历史档案 议事数据 数字化工作 储存方式
项洁 董家儿 萧屹灵
台湾大学数位人文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207-208
2015-05-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