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消融性Epsilon波

回顾笔者医院近5年ARVC患者行射频消融术的资料发现,其中1例67岁男性患者反复发生右室室速,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右室扩大,前壁变薄,运动减低,心尖部肌小梁粗大,排列紊乱。临床诊断:ARVC。选用Ensite Array构建右室解剖图,并进行非接触标测,术中诱发出2种图形的室速,先后放电的部位(右室游离壁下部及右室流出道的游离壁偏后部)均明显提前于QRS波群,放电后应用原有诱发条件及静滴异丙肾上腺素后反复刺激均不能诱发室速。术后发现体表心电图V1、V2、V3导联的Epsilon波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变,特别是V2导联,术前Epsilon波振幅仅为0.2mV。术后Epsilon波振幅增高达0.6mV。虽然V。导联术前存在Epsilon波,但术后其时限明显增宽。术后V3导联降肢出现明显顿挫。射频消融术引起心电图Epsilon波的变化虽然不是文献报告中从无到有,但是V1~V3导联的Epsilon波的振幅和形态均发生了极大改变,发生机制应与文献报告一致,提示射频消融术使延迟除极的右室心肌数量增加。对射频消融术后新出现的Epsilon波,是射频消融术引起延迟除极的右室心肌增加的结果,是否可以预示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增加尚有待进一步证实。

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 射频消融术 Epsilon波 右室心肌增加

许原

国内会议

2014中国心电学论坛

北京

中文

98-101

2014-12-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