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外膜起搏器植入新技术
因起搏装置感染而选择永久心外膜起搏治疗是近年来心外膜起搏适应证的拓展。近年亦有外科医生对心功能不全患者心脏手术同期置入永久心外膜起搏导线,以备将来行CRT治疗时使用。电极植入部位应选择心肌状况良好,无瘢痕,无脂肪的裸露心肌部位,需避开冠状血管及脂肪组织。普通心外膜电极应用5.0滑线缝合固定于心外膜,保持电极与心外膜密切接触、避免移位。如果同一部位安装2个电极时,两个电极间距离最好大于1cm。主动电极应用各种配套手柄辅助置入,要保证电极位置固定可靠,起搏阈值合适。植入心外膜电极有多种手术入路,包括胸骨正中切口,剑突下切口,左侧肋弓下切开,左前外侧切口等。另外,有应用胸腔镜、机器人等微创技术植入心外膜电极导线等。不同部位植入电极,其远期电极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率亦有区别。根据电极导线置入的途径选择不同的脉冲发生器囊袋位置,常用的部位有肋弓后,肋弓下,上腹部及锁骨下等部位。临床观察表明,囊袋的部位与起搏装置工作效果无关。
心外膜起搏器 心脏植入 手术入路 临床应用
刘刚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82-289
2014-12-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