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模式转换:如何更好工作
为了达到生理性起搏,减少过多右心室起搏带来的不良后果,多形式的起搏技术已经通过不同厂家起搏器功能的研发逐一实现,目前有多种方法,包括延长AV间期、AV间期的正向自动搜索功能,以及近几年出现的新的自动模式转换功能。迄今,研究最多的是心室起搏管理(MVP功能,美敦力)和心房安全起搏(AAIsafeR)功能。一项随机试验研究显示,与DDD(R)起搏模式比较,MVP与降低持续性房颤的发生率明显相关。近年随着起搏器技术的飞速发展,又出现另一种减低右室起搏的算法——反向模式转换(reverse mode switch,RMS,波士顿科学公司)已经开始应用于临床。RMS是一种新的自动模式转换方法,它的设计理念有助于在最大限度减少心室起搏的基础上,减少不适当的心室起搏长间歇,比MVP和AAIsafeR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如果不进行仔细的分析和程控,也会导致较高比例的不适当转换,既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有时也难以判断效果。
起搏器 反向模式转换 临床应用
王斌 张梅静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28-333
2014-12-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