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T:适应证2013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问世以来已经走过了近15个年头,其间心律植入装置和置入辅助器械的改进与发展为这项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保障.更重要的是这些年来各项临床试验的开展逐渐为临床合适病例的筛选和认定提供了可以遵循的指南.什么程度的心力衰竭患者需要考虑CRT治疗?是否左心室收缩功能下降的患者都适合CRT治疗?临床上应该用什么方法来判断心室收缩不同步程度?近2年来在合适病例选择的标准上虽然各指南仍然存在差异,但总体上讲认识已经较为一致。具有代表性的两大指南分别为发表于2013年的欧洲心脏学会“心脏起搏与心脏再同步治疗2013ESC指南”(简称:ESC2013指南)和“心力衰竭管理ACCF/AHA2013指南”(简称:ACCF/AHA2013心衰指南)。由于ACC/AHA的“心脏可置入电子装置”指南为2008年的修订增补版,且与ACCF/AHA2013心衰指南基本相同故未选用。其中影响CRT病例选择的关键参数包括:是否左束支阻滞(LBBB)、QRS波时限、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的心功能级别、左室射血分数(LVEF)。
心脏再同步治疗 适应证 左束支阻滞 QRS波时限 纽约心功能分级 左室射血分数
方全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36-338
2014-12-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