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CRT:无反应的预测因子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因其疗效确切现已成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重要方法.CRT不仅能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代谢能耗,提高生活质量,而且可以逆转心室重构,降低心力衰竭衰竭再入院率与病死率。尽管CRT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明显,但30%术后无反应发生率长期以来困扰着临床医生与患者。为降低CRT无反应发生率,术前应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尤其要明确患者是否具有无反应相关特点。本文就CRT无反应患者的重要预测因子加以综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RT术前不仅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更应重视寻找与无反应密切相关的预测因子,同时要善于评价各预测因子对无反应的预测价值,这样才有助于CRT的科学决策。另外,术中要尽量避免无反应的促发因素,如确定最佳的导线植入位置,最大限度避开心肌瘢痕组织等。同时要意识到双心室导线的植入只是CRT的开始,术后定期优化起搏参数、并发症的发现及处理、规范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等对降低无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长期预后同样至关重要。

慢性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治疗 预测因子 临床疗效

张峰 侯小峰 邹建刚

国内会议

2014中国心电学论坛

北京

中文

363-367

2014-12-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