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球囊消融技术
激光消融治疗心律失常已有20余年.由于其极高的精准性和持久性透壁损伤特点,激光成为替代射频消融的潜在能源,但在早期临床应用中激光消融饱受高并发症的诟病.2009年一种新的内镜指导下激光球囊消融系统(endoscopic-guided laser balloon ablation system,ELBAS)可在直视下完成肺静脉隔离(pulmonary vein isolation,PVI),激光消融治疗房颤再次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将介绍ELBS消融房颤技术及临床应用进展.ELBAS由一个可调弯长鞘、球囊导管、内镜光纤和激光发射器光纤构成。导管远端可顺应性球囊呈椭圆形设计,提高了球囊与肺静脉口部贴靠的紧密性。球囊内近端三个孔分别为光纤孔、内镜孔、冷却液释放孔,远端为冷却液回收孔。冷却液释放孔释放重水(D2O)后将球囊逐渐充盈起来。球囊最大内径可达35mm,可根据球囊与肺静脉口部接触情况决定充盈量大小。光纤孔释放白色冷光,提供整个视野所需光源。内镜孔直径为500μm,可提供270°的视野范围。术中将一根可重复使用的内窥光纤通过内镜孔,可直接观察与球囊接触的肺静脉口部组织消融前后的形态变化。激光发射器是一根可释放980nm激光的纤细光纤。该光纤可通过中空的球囊导管送至其远端,通过操作杆旋转光纤以调整激光释放的位置。消融结束后通过回收孔回收D2O。在实际操作中,房间隔穿刺成功后更换专用的可调弯长鞘,通过长鞘将球囊导管远端送至肺静脉口部,然后释放D2O将球囊充盈起来。当球囊与肺静脉口部紧密贴靠时可观察到肺静脉口部形成了一个白色的圆圈。在白圈内红色代表淤滞在肺静脉内的血液。绿光区代表拟消融的组织区域,激光消融后该组织区域变成一条白色的光带。每次消融后可在圆圈上形成大约30°~50°弧度的组织损伤带。通过旋转激光发生器的光纤调整激光释放的位置,最终完成PVI。
心律失常 激光球囊消融 临床疗效
刘俊 李劲宏 方丕华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401-408
2014-12-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