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稳心颗粒:国际研究最新进展

稳心颗粒作用机制与临床研究已近30年,30年中,前20年的研究集中在国内、近10年研究中心移至国外.最初,是广安门中医研究院的几位中医医生借鉴了几个著名古方:”心动悸”、”脉结化”、”灸甘草汤”等,以中医治疗理念为基础:调节血气、益气宁心、活血复脉等,经反复筛选,最终形成由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五味中药组成的治疗心律失常的稳心颗粒组方。最初10年的临床研究证实了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有效性生,并通过了国家“八五”攻关课题的验收。10年中,三项大的研究成果显示稳心颗粒三种新的离子通道作用:①对峰钠电流的抑制具有心房选择性;②对钾离子通道瞬间快速钾外流(Ito电流)有明显抑制作用;③对心室水平的晚钠电流也有选择性抑制。三大研究成果已使稳心颗粒跳出了过去仅治疗房早、室早的范畴,进而能用于发病率高,危害大的房颤律率治疗,可用于令世界学者深感棘手的Brugada综合征的治疗,可用于EADs和DADs触发的室性心律失常,甚至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防治。

心律失常 稳心颗粒 药物组成 临床药理

Antzelevitch 严干新 郭继鸿

国内会议

2014中国心电学论坛

北京

中文

595-611

2014-12-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