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植入装置记录房颤的价值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临床表现通常为心悸、乏力、气短,部分患者无症状,以致临床实践中低估房颤的发生率.血栓形成是房颤最常见的并发症,心房血栓所致的血栓栓塞可引起程度不一的临床后果.持续性房颤、永久性房颤服用抗凝药物华法林已经成为共识.但是对于间断发作、持续时间较短的房颤其发生血栓事件的风险以及评估方法还不明。在北美和全球,植入起搏器(PMs)、ICD、CRT(有或无除颤功能)的患者人数正逐年增加。这些有心脏植入电子装置(CIEDs)的患者逐渐构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目前多数CIEDs具有检测心律失常的功能,监测结果以无症状性房颤最常见。已有多个研究对CIEDs检测房颤进行观察,以了解CIEDs与房颤的关系及在指导临床抗凝治疗的意义。CIEDs患者是特殊人群,存在致房颤的多种因素。连续监测增加早期检出CDAF的机会。几项前瞻性研究表明,CDAF是血栓栓塞,包括缺血性卒中的预测因子,其准确性与敏感性亦较高,但对CDAF患者的抗凝治疗策略及临床获益需进一步研究探讨。虽然CDAF引起卒中的风险没有普通的房颤患者高,但在一些特定的高危患者,需根据CDAF的持续时间和负荷以及并存危险因素来综合判断,且CHADS2评分仍然是房颤抗凝治疗的重要指导工具。评定血栓风险要高于严重出血和颅内出血风险时,应给予抗凝治疗,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心房颤动 抗凝治疗 植入装置 疗效评价

林荣 吴兵

国内会议

2014中国心电学论坛

北京

中文

691-695

2014-12-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