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外合作办学理工科学生人文精神和修养培育的探索与实践

从中国目前整体的人文环境及高校的人文氛围来看,尤其是与世界一流高校相比较,中国年轻一代因由传统教育体制的弊端,相对缺少人文、艺术的修养及相关的素养积淀,而缺乏人文情怀的科学精神势必是单薄、趋利甚至是具有毁灭性的,因此青年一代的综合人文素质与修养教育的深度与广度依然需要长久、有效的方式进行不断的完善.特别是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中,如何培育大学生科学与人文精神,具备国际化的人文情怀是随着这一特殊群体在逐步走向成熟后所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指出:创新学校德育方式方法.坚持教书育人、环境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深入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长效机制.不难看出入文素质与修养教育是逐步实现上述目标的基石.综上所述,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学生人文素质与修养培育的探索与实践这一课题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高等院校 人文素质与修养教育 中外合作办学 培养模式

赵越 孔谧

东北大学中荷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国内会议

第五届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年会

深圳

中文

213-225

2014-11-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