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田从豁老中医百会穴临床应用经验总结

百会穴首见于《针灸甲乙经》,位于督脉之上,为手、足三阳与督脉位于头部的交会穴,为百脉之所会,具有总督一身之阳气的作用,临床应用颇为广泛.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针灸科田从豁老中医为国家第二、四、五批名老中医师带徒导师,从事针灸临床工作六十余年,其选穴及手法独具一格,培养了大批针灸专业人才.田老临证时百会穴的取用非常频繁,针刺方法亦高度个体化,经过临床病例总结并与田老沟通访谈,将田老应用百会穴治疗不同系统疾患的经验加以总结,百会穴为临床常用穴,但田老并未因其常用而忽略了针刺方向、补泻手法等针灸治疗的技术关键。经过与田老的访谈,总结出田老取穴行针的一些初步规律,即针前必先揣穴,以按之酸胀或有体表标志处取穴,同时可以调和经气,减轻疼痛。进针后根据病情选择补泻手法,以百会穴为例,其位置不宜行提插手法,故以迎随补泻配合刮针为主。百会穴的临床应用只是田老针灸学术思想的一个具体例证,名老中医是传统医学理论与实践技术的集大成者,其广博的学识,丰富的经验是中医学宝贵财富,有待继承发扬。希望对针灸医师应用此穴有所帮助.

针灸疗法 百会穴 取穴方法 针刺方向 补泻手法

张维

国内会议

2014年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学术论坛

北京

中文

134-137

2014-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