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医教学中师承教育模式的思考
《后汉书·儒林传序》有云:”若师资所承,宜标名为证者,乃著之云.”其后即以”师承”指学术、技艺上的一脉相承.古时无专项教材或典籍参考,一切学问均需由祖上或师傅言行所授,其后,虽有文书或印刷成相关典籍,可借其修习学问及技艺,但中医、曲艺、锻造等实践性经验性很强的学科,师承(含家传)的方式依然是主要的教学模式.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对中医药事业高度重视,为了大力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许多中医院校,参照西方医学的教学授课模式,开始了大规模的中医学课程教学,培养出了大批的中医人才投身临床工作,几代中医人的辛勤工作为我国医疗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和教学,让不同风格的学生走不同的成长道路,这也是公认为师承教育较医学院课堂教育的最为突出的优势,值得不断地推广及深入思考如何进一步地加强新时期师承教育的效能。因此,为了能不断地培养出具有良好医德医风以及高超临床医学技能的中医接班人,各位中医同仁都应该重视新时期现代化中医的师承教育工作。
中医教学 师承教育 课程教学
张霆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28-232
2014-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