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学术用语的国际化在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中的意义和作用

面对国际化日益激烈的竞争,我们要坚持中医药理论的精髓和特色,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和中药产业技术水平,通过知识创新完善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和医疗保健模式。注重运用传统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加强跨学科、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系统研究和整理中医病机与治法、证候与方剂、针灸、中药药性等基础理论,加强中药复方配伍规律、药效作用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等基础性研究工作。在完善我国中医药标准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和借鉴国际医疗卫生和其他传统医学关于标准化方面的经验,制定适合中医药特点、可为国际社会理解和接受的有关中医药名词术语译释规范、中医药教育和医疗机构标准、中药研发生产、质量控制、安全评价等中医药行业国际标准。当前的关键任务是努力提高医学英语的翻译水平,努力构建中医药与世界医药交流的平台,相关医学高等院校应当开展专业英语课程,顺应医学教育国际化趋势,进行全英语教学改革探索。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其作用和价值日益明显,精通外语特别是专业外语,已成为人才的极重要补充定义。在我国目前的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下,医学毕业生的公共英语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但专业英语水平则远远落后,达不到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要求。作为推动中医药国际化进程的关键因素,医学院校的专业英语教学水平有待加强,争取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医学人才做贡献,从而早日实现中医药的统一化国际化。

中医药学 国际化进程 学术用语

李琦

国内会议

2014年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学术论坛

北京

中文

297-300

2014-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