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以双黄连注射剂为例的中药注射剂潜在致敏物质筛查

脱靶是了解不良反应机制的快捷方式。A型不良反应通常是剂量依赖型,可以根据靶点机制进行研究,与之不同的是,B型不良反应通常是不可预测的,药物超出预期的结合蛋白而不是它们的治疗靶点,是潜在因素之一,导致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识别双黄连注射剂一定数量的假设脱靶,为以药物一靶点相互作用方式了解不良反应提供了契机,一般认为,脱靶数量的增加,药物毒性的严重程度增加,然而,目前还未见两者一致性的线性关系的报道。并且,脱靶是链接不良反应相关机制研究的可行途径,可以进一步用于不良反应的预测。从药物-靶点-不良反应事件假说框架入手,结合网络药理学知识,研究中药注射剂的潜在致敏机制,从方法学角度,对上市后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的全面筛查提供了可查证的数据资料,有着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药注射剂 潜在致敏物质 筛查方法 不良反应

谢晴宇

国内会议

2014年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学术论坛

北京

中文

589-597

2014-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