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徐佐夏:中国西北高等医学教育的拓荒者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平津相继沦陷.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广大师生高举民族抗战大旗,自1937年9月西迁陕西再图发展,开西北地区大学医学教育之先河.在八年抗战期间,医学院几经改组,从1937年10月至1939年8月,由内科学教授吴祥凤、皮肤性病学教授蹇先器先后担任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医学院、西北联合大学医学院院长;1939年8月至1944年5月,由药理学教授徐佐夏担任国立西北医学院院长;1944年8月至抗战胜利,由生理学家侯宗濂教授担任院长.抗战八年期间,医学院共培养6年制大学本科毕业生210余名,为抗战胜利做出重要贡献.而在8年期间,徐佐夏教授在西北医学院工作达7年之久,主政医学院达5年之久,既为在西北医学院高年资教授中工作最久者之一,也是主政西北医学院时间最长者,实为中国西北高等医学教育的拓荒者,为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在西北的发展做出奠基性贡献.西北医学院发展至今,成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本文兹对徐佐夏教授在西北医学院7年的贡献加以叙述.介绍了徐佐夏担任国立西北医学院院长之前的基本经历,主政国立西北医学院五年期间的主要贡献,以及离开国立西北医学院之后的简要经历。

高等医学教育者 生平事迹 学术贡献 徐佐夏

杨龙

第二附属医院医务部

国内会议

第三届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论坛

兰州

中文

222-231

2014-10-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