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息时代背景下的公众参与研究--由长沙市万达古城墙事件引发的思考
本文阐述了在城市建设的事件中,尤其是在长沙万达古城墙事件中,公众的参与总体呈现出信息化的趋势,事件源于柳肃教授的微博求助,发展于大量名人、大V微博用户的转发,大量民众通过网络、媒体等渠道获取事件信息,并利用网络扩大事件影响力,信息在城乡规划公众参与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的城乡规划公众参与目前还处于“自上而下不畅,自下而上汹涌”的错位中,信息技术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果能够将以微博、微信等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纳入城乡规划公众参与制度范围内,引导公众意见的健康表达,将为中国目前这种缺乏引导的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提供一个受控的表达渠道,如果不能顺应信息时代信息传播模式的转变,将更进一步激化公众与政府之间的矛盾。在探索未来的城乡规划公众参与制度时,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的公众参与平台,及时与公众交流意见,定期反馈公众意见,构建多方位的城乡规划公众参与途径。
城乡规划 公众参与 反馈机制 微信息时代
林力 黄军林
长沙市规划信息服务中心,湖南长沙410013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89-92
2014-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