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煤阶煤层气富集高产主控因素研究--以沁水盆地南部为例
高煤阶煤层气富集高产规律一直是困扰煤层气行业的理论和技术难题,其主控因素研究贯穿于煤层气勘探开发实践的全过程.为此,本文在大量室内实验测试数据、测井数据、野外观测数据及现场生产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数理统计、层次分析、构造解析及盆地分析等方法,分层次探讨了高煤阶煤层气富集、高产的主控因素及其控气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构造调整、水动力分区及顶底板岩性分布等控制着煤层气的富集,顶、底板泥岩发育区,水动力滞流区、弱径流区,构造调整弱或未调整区煤层气富集,并预测了沁南—夏店、马必—郑庄、柿庄—潘庄以及沁源—安泽等四个煤层气富集区;渗透率、构造部位控制着煤层气的高产,富集区的局部构造高部位埋深较浅的原生高渗带、深部的裂隙发育带煤层气易高产,并预测了安泽、马必南部、郑庄南部、樊庄南部—潘庄、樊庄中北部及夏店南部等六个煤层气高产区.
煤层气 富集高产规律 主控因素 沁水盆地
孙粉锦 王勃 李梦溪 梁宏斌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廊坊065007 华北油田山西煤层气分公司 晋城048000 华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任丘062552
国内会议
扬州
中文
1-12
2014-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