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大宁-吉县地区石炭-二叠系煤层气成藏效应分析

本文从煤层气的主要控气地质因素着手,分析构造动力条件、水动力条件、煤层围岩等控制煤层气成藏的地质因素,耦合分析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大宁—吉县地区5号、8号煤层的煤层气成藏效应.北部大宁地区总体上为单斜构造,构造变化具有盆地边缘向盆内由强到弱的特征,南区属开放型构造背景,造成煤层渗透性好、煤层气含量低的态势.且该地区煤系区域盖层条件较优越,对煤层气成藏有利.水动力条件方面,区域上不仅造成地下水的侧向封堵及区域封闭,而且因储层压力增高使煤层气的吸附储集能力增强.午城—窑渠、蒲县—屯里、紫义—林源—薛峰三个地区的5号煤层具有较为优越的成藏条件,午城、窑渠、碾洼村、薛峰西及林源东五个地区的8号煤层成藏条件较好.

煤层气 成藏效应 控气因素 地质特征

陈世悦 孙娇鹏 牛海清 马帅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青岛266555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兰州730000

国内会议

2014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

扬州

中文

129-135

2014-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