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低煤阶煤储层孔隙特征分析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东南部阜康、五彩湾、昌吉等地区采集煤岩样品的核磁共振、环境扫描电镜、微米CT及煤岩煤质等系统测试结果的综合研究运用,分析准东地区侏罗系煤储层孔径分布、孔隙形态、孔隙成因及孔、裂隙连通性.初步认为准东地区低煤阶煤储层孔、裂隙类型主要可分为两类:类型Ⅰ——煤岩高惰质组含量五彩湾地区,核磁共振测试呈单、宽、高峰形态,煤储层中大孔发育,扫描电镜镜下观察,孔隙类型以原生结构孔为主,裂隙多为内生裂隙,且孔裂隙连通性强,渗透性好;类型Ⅱ——核磁共振测试谱峰呈过渡型有间隔的双峰型态,煤储层中、小孔及过渡类型孔共同发育,孔隙类型以原生结构孔、屑间孔及气孔共存,显示较强的生气能力.裂隙多以外生裂隙为主,孔、裂隙连通性较弱.煤岩演化程度及显微组分对孔、裂隙特征有直接关系.

煤储层 孔隙特征 准噶尔盆地

杨青 李五忠 孙斌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研究生部 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廊坊065007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廊坊065007

国内会议

2014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

扬州

中文

195-202

2014-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