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埋藏式钢岔管体型设计与结构计算分析
根据埋藏式钢岔管设计导则,结合某电站工程实际,依托研制开发的月牙肋岔管体型设计与应力分析程序,介绍了埋藏式钢岔管体型设计的一般过程与应力校核方法.即首先在初步体型设计的基础上,建立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进行考虑围岩联合承载的埋管方案应力校核,然后校核明管状态下的应力与埋管状态下的围岩承载比,最终确定岔管的设计方案.计算结果表明:与卜形相比,对称Y形方案受力更为均匀、施工难度较小,水流条件更好,整体布置时用钢量更小,建议优先采用.随着围岩单位抗力系数的增加,埋管方案需要的钢衬厚度逐渐减小,钢衬厚度从埋管方案控制逐渐过渡为明管方案控制,且随着围岩承载比的进一步增加,最终过渡为围岩承载比控制.由围岩承载比控制钢衬厚度时,将导致钢材用量的非承载性需要的浪费,建议根据围岩的不同类别采用相应的围岩承载比,而不是采用30%的定值.
水电站 钢岔管 体型设计 应力校核 围岩承载比
苏凯 伍鹤皋 周彩荣 杨海红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2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51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262-269
2014-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