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我国中西部地区野生百合资源调查收集与评价研究

为系统了解中国野生百合的自然分布及利用特性,对陕西、甘肃、湖北、重庆、四川及云南等中西部地区的野生百合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收集及评价研究.在有关地区共收集保存野生百合16个种及3个变种:卷丹(L.lancifolium)、宜昌百合(L.leucanthum)、野百合(L.brownii)、宝兴百合(L.duchartrei)、山丹(L.pumilum)、川百合(L.davidii)、绿花百合(L.fargesii)、岷江百合(L.regale)、细叶百合(L.tenuifolium)、乳头百合(L.papilliferum)、泸定百合(L.sargentiae)、尖被百合(L.Iophophorum)、淡黄花百合(L.sulphureum)、紫斑百合(L.nepalense)、玫红百合(L.amoenum)、大理百合(L.taliense)、百合(L.brownii var.viridulum)、紫脊百合(L.leucanthum var.centifolium)和黄绿花滇百合(L.bakerianum var.delavayi);按照观赏价值、开发潜力和生态适应性等三方面的15个评价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对不同野生百合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认为,淡黄花百合、岷江百合和宜昌百合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岷江百合、细叶百合和卷丹的开发潜力最大;卷丹和川百合具有很好的生态适应性.

野生百合 种质资源 层次分析法 评价指标体系

梁振旭 张延龙 牛立新 罗建让 任利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杨凌712100

国内会议

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

青岛

中文

12-17

2014-07-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