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十字挑绣”谈

十字挑绣(cross stitch)是晚清光绪年间(1875-1908)由西方传教士从欧洲传人的民间绣艺,与著名的”万缕丝”(萧山花边)一起传入.它们同时从上海登陆后向江、浙延伸,成为百年传承的民间手工艺.它们间有着文化与技艺的共同性,又同时渐渐本土化了.萧山花边在上世纪中后期成为拥有数十万”绣娘”的区域性支柱产业,而十字挑绣在吴越地区民间流行,经久不衰,成为几代妇女中时尚”女红”,尤其在长三角周边城镇的女子以十字挑绣为修身养性,陶冶性情的一种休闲方式.从十字挑绣作品的视觉效果上看,它不同于中国传统刺绣,它是由十字布上的小方格组成,故形成了一个个彩色的小方格组成的画面,它与今日的彩色电视、电脑显示屏及彩色印刷等中“马赛克”如出一理,通过空间混合形成整体画面。十字挑绣中线条的表现也不同于中国传统刺绣中的自由舒展,它必须按十字格的纹路来表现,其线条极富装饰性。十字挑绣的材料和工具主要由织物和彩线及绣针、剪刀、尺等,较为简单易办。织物:可以是专用的十字布(即平纹织物网格明显),也可以是各类棉、毛、丝、麻与合成纤维的平纹织物,但网格要明显。留通路,在运针中要通畅而有规律,在同一色域内的斜十字只要是相连的,运针时只能从某格出发,待走完所有的方格后,又顺畅地回到起点,中间不能剪断线,也不能出现背面线迹混乱的情况。

十字挑绣 纹路形式 视觉效果 装饰性

杨光宇 斯林峰

国内会议

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论坛

杭州

中文

24-31

2014-06-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