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在坚守与创新中传承--以百年名社西泠印社为例

以西泠印社为代表的”中国篆刻艺术”被列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世界非遗)名录.揭开西泠印社的篇章,虽是中国篆刻书画长卷之一页,但文脉庚续,源远流长,杭州”非遗”之保护、传承与发展,由此尽得张扬.社初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为旨,后又增写“兼及书画”。据社史记载,每多可歌可泣事迹,乃知西泠百年,篆刻书画其表,而薪火相传,则其精髓所在。篆刻艺术同书法、绘画亲如一家密不可分,而许多西泠中人则是金石书画烙于一身的典范。回眸西泠百年足迹,金石篆刻书画艺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何以得到较好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寻找原因:首先在国家(政府)层面,虚实并举。敢于担当。在社团(社会)层面——与时俱进,真抓实干,社员(个人)层面——爱国爱社,敬业奉献。非遗的传承,一方面是艺术本身,另方面是传承人从业者的精神。西泠印社及其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而且可以在坚守与创新中,在人们的不懈努力中,得到保护、传承与弘扬。

篆刻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资源保护 文化内涵 精神传承

戎玉中

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杭州研究院)

国内会议

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论坛

杭州

中文

36-47

2014-06-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