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调研报告

地处千年古运河最南端的拱墅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穿境而过的京杭大运河,为拱墅留下了大量的历史古迹和文化遗存.自2003年来,通过政府、普查员、专家、文化志愿者的挖掘、保护和非遗传承人的不懈努力,拱墅区的”非遗”保护工作荣列杭州市先进行列,多次受到了上级部门的表彰.但纵观区域生态文化保护的现状和文化遗产的传承延续方式,还有不少令人忧虑和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亟需出台有关拱墅非遗保护方面的政策、措施,涉及筹建非遗数据库、资料库,继续加强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工作,运用各种宣传手段,加强非遗保护项目的宣传力度,积聚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等。为非遗保护工作科学发展保驾护航,为弘扬运河文化、促进运河申遗步伐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非物质文化遗产 社会力量 宣传力度 传承人保护
阮利平
杭州市拱墅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78-82
2014-06-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