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矿化丝织品研究

所藏一把汉代铜柄铁剑,出土于吉林市帽儿山墓地.其铜柄部锈蚀产物与丝织品贴合在一起,发生矿化,呈色深蓝与黄绿.本文以这些与青铜接触的丝织品为研究对象,经目测、金相显微镜、体式显微镜、拉曼光谱等仪器对其形貌进行观察,确定金属腐蚀成分,并与泥化及现代丝织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这批古代丝织品由蚕丝织成,其中含有的蓝与黄绿色铜锈成分拉曼谱线分别与蓝铜矿和孔雀石匹配.织物矿化严重,结构较现代丝织品紧密,比同墓群出土的泥化丝织品疏朗.和现代丝织品相比,所有古代丝织品的横截面都有表面积缩小的趋势.

丝织品文物 微观结构 截面形貌 金属腐蚀

张玉春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春

国内会议

全国第十三届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研讨会

安徽亳州

中文

92-100

2014-05-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