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古钱币表面”水银古”现象研究

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统一国家铸币权到王莽天凤元年(公元14年)货币改革这一段时间内铸造的钱币,其表面往往存在一种特殊现象——无锈蚀、漆黑,有光泽,仿佛涂有一层水银,这种现象被称为”水银古”.通过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下观察六枚表面”水银古”现象的古钱币的表面以及截面,并对其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EDS)和光电子能谱分析(XPS),以了解其合金成分、表面元素成分与化合价.结果表明:存在”水银古”现象的钱币表面带有一层厚约2μm的富S元素的膜,S元素以Cu2S态存在于这层膜中,故钱币表面呈现黑色.通过对历史文献和出土实物资料的考察,钱币表面的Cu2S可能是通过人工在高温下使硫黄与铜直接作用而生成的,对钱币进行硫化处理的目的可能是增加伪造的难度.

古钱币 水银古现象 硫化铜 硫化处理

韩潇 陈刚

复旦大学,上海

国内会议

全国第十三届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研讨会

安徽亳州

中文

256-256

2014-05-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