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汉代日光镜的保护与修复

本工作的样品日光镜出土于宁夏盐池县张家场汉墓,此墓位于盐池县柳杨堡乡张家村西南,距县城17km.从日光镜的保存情况来看,当时是和泥范一起入葬的,入墓后可能断裂(因断裂面有土垢和锈斑存在).镜体呈圆形,直径为7cm.日光镜断裂为五部分,中间有一处缺失,日光镜由中心镜钮、内区、中区、外区和镜缘组成.镜子上有一些疏松的土垢沉积,而且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锈蚀,锈蚀产物的种类也较多,大多集中在镜面,以绿色锈蚀居多,有些绿色锈蚀呈脓疱状凸起,还有一些亮蓝色锈蚀和呈斑点状的深蓝色锈蚀产物,镜面上还有一些白色物质,看似石膏.镜背保存较好,锈蚀产物较少,锈蚀产物多集中于镜钮、内区和镜缘.本文通过实体显微镜、X荧光分析等现代科学技术对日光镜的形貌和成分进行了分析,讨论了铜镜的制作技术方法,针对日光镜的锈蚀和断裂情况制定修复方案,对日光镜进行了清洗、粘接、补全、缓蚀、封护等修复步骤。

日光镜 锈蚀产物 断裂问题 修复工作 文物保护

李晓丽

宁夏博物馆,银川

国内会议

全国第十三届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研讨会

安徽亳州

中文

259-259

2014-05-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