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行医疗保健价格指数表达不出看病贵?
无论是居民感受还是学者研究,多年来中国持续存在看病贵这一社会热点问题.但现行的医疗保健价格指数,却披露出相反的结论.本文认为,目前选择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指数、西药价格指数、医疗保健服务价格指数,来计算医疗保健类CPI,基于所选择的药品品种的考量,忽视了用药结构和用药数量变化:拘泥于所选择的医疗服务项目,忽视了医疗服务项目的消费结构变化。它不符合医疗服务综合性的特点,背离了我国普遍存在过度医疗的现实。并提出用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出院病人人均医药费指标,计算医疗保健类CPI的观点。指出现行医疗保健价格指数,在指标选择上存在内在缺陷。即使采取调整权数、调整药品篮子等措施,也无法准确反映居民医药费用的负担水平。建议用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出院病人人均医药费指标,替代现行的中药材及中成药、西药、医疗保健服务指标,来计算医疗保健类CPI。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出院病人人均医药费指标,具有综合性强的特点,能全面反映医生的医疗行为。
医院管理 医疗保健 价格指数 服务效率
李银才
江西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30046
国内会议
宁波
中文
141-144
2013-09-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