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国财政投资拉动效应的演变趋势--基于内生I-O模型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财政政策再次成为各国用于应对危机的主要手段,中国政府通过扩张公共投资规模,保证了2008-2010年经济增长的平稳.本文通过消费内生的投入产出模型,分析外生的中国财政投资对国内各行业产出拉动作用的历史变化,并对影响财政投资拉动效应的主要参数加以控制,考察财政投资影响的长短期发展趋势.本文的研究表明:我国财政投资的拉动效应自1995年以来处于不断下降之中,且投资乘数分布更有利于工业;投资率对于提高财政投资拉动效应的空间最大,消费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变化都只会导致拉动效应的微弱下降,附加值率提高对拉动效应的正向作用有限;未来财政投资拉动作用在产业分布上将发生变化,由主要拉动第二产业向拉动第三产业演变.消费结构、附加值率和代表技术变迁的中间产品投入结构,对财政投资乘数所产生的影响空间十分有限。随着技术软化和消费结构软化的发展,将最终使得外生的财政投资对各产业产出拉动能力出现变化,工业将不再成为每一次大规模公共投资最为受益的产业部门,服务业将作为未来财政投资扩张下新的受益者。

产业经济 财政投资 拉动效应 消费结构 技术结构

朱林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国内会议

中国投入产出学会第九届年会

广州

中文

194-201

2013-08-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