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平衡发展的关键部门识别研究
关键部门是指对经济有广泛影响的部门,具有广泛影响主要指具有高的后向关联和前向关联。关键部门可以分为后向关键部门和前向关键部门,后向关键部门是指该部门的发展可以拉动经济发展,而前向关键部门是那些可以推动经济发展的部门。部门结构政策主要是根据本国的资源、资金、技术力量等情况和经济发展的要求,选择和确定一定时期的关键部门,以此拉动和推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如果将一国投入产出表作为选择关键部门的唯一数据来源,区域平衡发展将会被忽视,利用次级区域投入产出表可以一定程度减少选择关键部门的不平衡发展效应.由于对关联的定义不同,因此关键部门的含义不同,由此引起的区域不平衡效应存在差异.本文先介绍C&W关联、Rasmussen关联、虚拟消去关联、净关联等,并利用2002年中国30个省市的投入产出表进行了实证分析.如果用国家投入产出表作为数据来源,候选的关键部门快速发展会进一步拉大地区差异。如果利用单独省份数据,并且测度的后向关联的方法是Rasmussen方法,一些政策层面谬误现象将会出现。四种后向关联的经济含义不同,不同的方法导致后向关键部门存在差别。
关键部门 识别方法 投入产出表 区域不平衡效应
叶安宁
安徽财经大学东校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316-325
2013-08-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