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不同施肥下红壤有机碳矿化量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响应
为评价长期不同施肥下旱地红壤有机碳矿化特征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以湖南祁阳开始于1990年的长期试验为基础,选择摞荒地(CKo)、不施肥对照(CK)、单施氮磷钾化肥(NPK)、施有机肥(M)、有机肥配施化肥(NPKM)和秸秆配施化肥(NPKS)6个处理的红壤,进行为期30d的培养,测定培养期间其CO2释放量和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可溶性碳、总有机质等土壤性质.结果表明:培养30天后,6个处理的红壤CO2-C的累积释放量差异显著(P<0.05),其有机碳潜在矿化量(C0)大小排序为CKo>M>NPKM>NPK、NPKS、CK.CKo和施用有机肥的M和NPKM处理与NPK处理相比,其C0较大,qCO2值也较高.土壤微生物量碳的消耗量与有机碳矿化量极显著相关.土壤总有机质、碳氮比、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C0呈极显著正相关,而硝态氮、碱解氮含量与C0及qCO2值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也进一步显示,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对C0的直接影响较大;硝态氮通过影响微生物量碳等而影响C0.本研究表明受长期施肥影响下的土壤性质如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硝态氮等与土壤有机碳的矿化密切相关.
红壤 有机碳 矿化量 长期施肥 土壤性质
李梦雅 王伯仁 张文菊 李桂花 徐明岗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作物营养与施肥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1;祁阳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试验站,湖南祁阳 42618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作物营养与施肥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1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1-19
2010-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